全国
全国
直辖市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华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华南
广东
广西
福建
海南
华中
湖北
湖南
江西
河南
华北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西南
四川
云南
贵州
西藏
西北
陕西
新疆
青海
宁夏
甘肃
港澳台
香港
澳门
台湾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资阳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临空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资阳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1日 资阳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的工作要求,显著提升全市应急救援综合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川办发〔2019〕62号)、《消防救援局关于印发<消防救援队伍2019-2021年灭火救援装备建设规划>的通知》(应急消〔2019〕158号)、《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意见》(川应急〔2020〕40号)和《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印发<全省消防救援队伍2019-2021年灭火救援装备建设规划>的通知》(川消办〔2019〕17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科学高效救援为目标,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以强化科技创新为支撑,提升较大以上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风险和损失,走出一条符合资阳实际、体现资阳特色的应急管理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夯实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基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找准制约我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按照轻重缓急,优先解决未达到国家标准的问题,重点解决能力短板问题,着力解决应急救援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整体推进全市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3.坚持着眼实战、突出重点。充分认识新时期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准确把握资阳灾害事故规律特点,着力提升指挥协调、救援处置、风险防范和监管执法等实战能力,有效应对重点行业(领域)灾害事故。 4.坚持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工作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实状况,坚持急用先建、量力而行,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分年度组织实施,积极稳妥推进。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按国家标准达标配备,应急救援短板基本补齐,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符合国省要求、满足资阳急需、可靠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到2022年,全市应急救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指挥协调、救援处置、风险防范和监管执法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 三、主要任务 针对我市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以及应急救援基础现状,按照“强基础、明责任、建机制、抓落实、重考核、看结果”的工作要求,衔接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做好与应急产业的对接,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稳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一)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推进达标建设。对照国家标准,建设城乡消防站队、专职消防力量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全面达标。 1.推进城乡消防站、队建设。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新要求,扎实推进城乡消防规划落地,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和《乡镇消防队建设标准》(GB/T35547-2017),2020年新建1个一级消防站、2个小型消防站、1个特勤消防站、3个二级乡镇专职消防队,配备1辆多功能抢险救援车、4辆泡沫消防车、3辆小型水罐消防车。2021年新建1个一级消防站、2个二级乡镇专职消防队,配备1辆泡沫消防车、2辆小型水罐消防车。2022年新建1个一级消防站,1个二级乡镇专职消防队,配备1辆泡沫消防车、1辆小型水罐消防车。到2022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响应及时的城乡消防站、队网络,缩短灭火救援响应时间和作战半径,基本实现城乡灭火救援公共服务均等化。 2.推进专职消防力量建设。根据城乡消防站、队专职消防员配置标准,完成已建站、队人员增补和新建站、队人员招录,2020年全市招录专职消防员94人,2021年全市招录专职消防员60人,2022年,全市招录专职消防员50人,基本实现我市各类消防站、队满编执勤。按照“一用一备”原则,为新增专职消防员配备使用频率高、易损耗的基本防护装备,2020年配备新专职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188套,2021年配备新专职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120套,2022年配备新专职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100套。每套基本防护装备共9项,包括灭火防护头盔、灭火防护服、灭火防护靴、消防腰带、空气呼吸器、抢险救援头盔、抢险救援服、抢险救援靴和抢险救援腰带,为消防员生命安全提供基本保障。到2022年,全面完成人员招录和装备配备任务,充实消防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增强救援力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消防执勤力量的需求。 3.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设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系统,接入全省重大危险源企业重要实时监控视频图像和监测数据,实现动态预警、风险分布展示、在线巡查、安全承诺等功能,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进行综合分析、风险防范、风险态势动态研判、救援处置提供支持。2020年前,全面接入一至四级重大危险源的视频图像和监测数据。 (二)紧贴实战需要,着力补齐能力短板。以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为目标,多形式补充应急车辆、卫星电话、帐篷等应急装备物资器材,解决复杂条件下交通、通信、指挥场所等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显著提升应急响应、指挥和处置能力。 4.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及指挥场所建设。围绕指挥协调、救援处置、风险防范、监管执法等应急管理核心能力需求,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建立扁平化、立体化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系统化、智能化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在全市建成快速反应、科学决策、高效指挥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与资阳市智慧治理中心统筹建设市级应急指挥场所及会商研判室、新闻发布室等配套设施,建设3个县级应急指挥场所,全面实现通讯、指挥、展示、监控、会议等功能。 建立完善市、县(区)(以下简称市、县)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实现远程可视化、精准化调度指挥。开展市、县级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通信网建设,建成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卫星通信网络于一体的综合通信网络,实现应急指挥、决策信息即时传输。加快推进市、县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包括指挥调度、协同会商、辅助决策等模块,实现监测预警、指挥协调、救援处置、灾害事故评估等功能。应急指挥系统由市级统建,县(区)负责本级硬件购置及系统接入使用。通过配备单兵图传、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装备,建设1支市级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在安岳建设1支县级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保障应急救援现场通信全天候、全地域、全时段畅通。 依托四川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和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资阳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汇聚融合综治、公安、交通、水务、自然资源、人防、气象、消防等部门各类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利用市级政务云和应急部、厅云平台,建设统一的数据资源池,强化基础引用支撑,优化数据汇聚、储存、服务、图谱等功能;市、县分级接入并逐级汇聚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及应急处置现场态势感知信息,开展市级数据治理,建设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终端安全、可视化运维、感知网安全防护等子系统。按照风险等级,分类建设业务图层,可视化展示各类业务数据及研判信息,支撑专题研判会商与辅助决策。建设电子监察、执法监督和监管风险预警等业务系统,实现执法过程全记录、调查取证可追溯。 5.加强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形成合力”原则,依托现有训练场地,完善训练设施,新建水上训练基地和地震废墟救援场地。依托临空经济区消防救援站建设项目,按《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标准》(建标190-2018),建设满足100人常态化执勤、训练、生活的消防救援综合训练基地。到2022年,基本建成支撑有效、综合与专业兼顾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实现实战化训练、模块化储备、区域化联动,切实增强应对较大及以上灾害的指挥、协调、救援和保障能力。 (三)突出灾害特点,不断增强应急救援针对性和实效性。立足资阳实际,建设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先进救援装备,提升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危险化学品、城市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效能。 6.提升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危险化学品行业风险研判系统,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建设“北斗+”应急监测系统,重点在高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与敏感保护目标之间布设“北斗+”应急监测装置,实时感知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大规模泄漏、位移沉陷、地震烈度、实时雨量、风速风向等,智能研判企业、区域风险态势,确保在企业安全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以及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实行“兜底”监测预警。建设特殊作业监控预警系统,实行全过程自动化管控,对高风险作业、异常作业、异常物料等进行风险研判和分级预警,实现应急救援关口前移。到2021年,基本建成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智能感知体系,显著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7.提升水旱、地质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依托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和民兵应急救援分队,按照区域布局和实战需求,统筹建设1支市级水旱、地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骨干队伍,有效提升区域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技术保障能力,加强基层宣传教育培训覆盖,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形成整体合力,努力实现单一灾种救援向多灾种救援转变。 8.提升城市消防救援攻坚能力。着眼城市主要灾害类型特点,配备专业救援装备,优化装备结构。配备大流量大功率城市主战消防车,配备高层大流量供水消防车、大吨位水罐消防车等高层建筑灭火装备,配备重型液压破拆工具组、有毒气体检测仪、红外热成像仪等攻坚制胜灭火救援装备。按照《消防救援队伍战勤保障大队应急装备物资配备参考标准》,配备淋浴车、宿营车,配全灭火、防护、侦检等各类保障装备。到2022年,基本建成与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与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相匹配的装备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应急局牵头,资阳军分区、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组成的资阳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推进会议,会商会办重要事项、解决重大问题。 (二)明确工作职责。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会议议定事项及任务分工,研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进项目实施。气象、水务、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支撑作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灾害事故。县(区)政府是计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应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有关部门(单位)要尽量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推动项目实施。 (三)强化资金保障。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各级、各部门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统筹整合专项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清理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切实保障项目实施。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县(区)政府实施的项目,上级财政根据投资需求、财力状况以及项目实施情况给予适当补助,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项目管理,根据投资进度合理确定年度筹资方案,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严格监督考核。强化目标任务管理,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定期通报情况。建立约束机制,对计划执行情况定期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计划精准实施、落地见效。 附件:1.资阳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局际联席会议制度 2.应急救援能力提升重点项目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3.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实施计划表 4.市级相关单位名单 相关链接:关于《资阳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